今天是:

公告公示

公告公示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公告公示 >> 正文

新疆日报 | 吴常柏: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松绑

发布日期:2024-08-07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进一步理顺基层权责,推动资源、服务、管理向基层下沉,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

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,并指出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,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”。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进一步理顺基层权责,推动资源、服务、管理向基层下沉,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
基层陷入形式主义泥潭的基本样态

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、功利主义,根源是政绩观错位、责任心缺失。形式主义由来已久,既有老毛病,又有新问题。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、复杂性与反复性,稍有懈怠便反弹回潮。

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五种常见样态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。

一是“摆架子”,即高高在上、脱离群众。抱有做官就是当老爷的官本位思想,权力观扭曲,只想有政绩,不想真出力。大搞“政绩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,向基层强行摊派各项社会事务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、消极应付。

二是“走过场”,即蜻蜓点水、走马观花。理论学习重形式轻效果,工作落实打折扣、搞变通,大搞文山会海,花拳绣腿,形式大于内容,讲话调门高、做事雨点小,雨过地皮湿,成效落差大。

三是“一刀切”,即脱离实际、漠视现实。不尊重客观规律和工作实际,身处新时代,脑袋里装的还是旧思维、老观念,做工作还是老办法、老套路,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,机械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等,主观上存在应付或避责心态。

四是“打太极”,即推诿扯皮,应付了事。突破政治底线,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,工作任务层层转包、工作责任层层下压,任务指标层层拔高、任务要求层层加码、任务执行层层开会,表面走程序,实际“推绕拖”,根源是怕担责。

五是“留痕迹”,即过度留痕、重痕迹轻实绩。工作留痕本是为了工作理性化、精细化和可溯源,但在某些基层具体实践中走了样,重“痕”不重“绩”、留“迹”不留“心”,重复填表格、做台账,导致政策停留在纸面上、政绩体现在数据上,而且数据掺水、痕迹造假。

基层陷入形式主义泥潭的现实危害

形式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,是党和人民的大敌。

首先,形式主义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。形式主义脱离实际,不以人民为中心,任性用权,问题出现时相互推诿扯皮、敷衍塞责,漠视群众疾苦,使得政策执行变形走样,致使干群之间出现了“心墙”,严重损害干群关系。

其次,形式主义捆住了基层干部手脚。形式主义不断翻新,基层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各类会议占用,调研流于形式,逐级调研变成了逐级要材料,致使基层干部腾不出手来做好本职工作,在具体执行中层层加码,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。

再次,形式主义造成了基层政绩焦虑。形式主义进一步催生出懒政、怠政,不担当、不作为、乱作为、假作为等问题。盲目上项目,遇到难题绕路走,只作秀不做事。

最后,形式主义恶化了基层治理生态。不顾地方实际,拍脑袋做决策,真实、理性声音的空间不断被压缩、挤占,敢说真话、能干实事的基层工作人员选择了“失声”,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

基层形式主义纠治路径

形式主义问题成因复杂,需要通盘考虑、整体谋划、系统推进治理。应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工作,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

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。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理想信念不坚定,精神上就会“缺钙”,就会得“软骨病”。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,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、严以用权、严以律己,要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动真碰硬、真抓实干。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,深化党纪学习教育,促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直抵内心、触及灵魂,筑牢克服形式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。抓好“关键少数”,形成“头雁”效应,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培育抵制形式主义的自觉,避免沾染官气、脱离实际。为能干事、干实事的基层干部撑腰,使基层干部努力践行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。